从事暖通设计工作的朋友一定知道最小新风量的概念,一个完整的空调系统,除了要满足室内温湿度控制以外,还必须给房间提供足够的室外新鲜空气,在空调工程中,我们习惯将这部分空气统称为新风。

一般情况下,一个空调系统,送风量是由新风量和回风量组成的,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角度出发,新风量一定是越多越好(满足一定过滤条件下),但是从能源消耗的角度出发,由于空调系统中新风的热、湿处理消耗的能量更多,所以使用的新风量一般是越少越好,也就越经济。
但具体的一个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,新风量可以减少到多少,就必须通过反复计算才能确定最小新风量。通常情况下,需要满足下面三个要求:
1、满足卫生要求,保证人体新风量。
2、补充室内燃烧所消耗的空气或补偿排风量的需求。
3、保证房间正压需求。
满足卫生要求主要就是稀释人群本身和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,保证人群对空气品质的要求。其主要原因是,在人员长时间停留的空调房间内,由于人们不断呼出二氧化碳气体量的增加,会逐渐破坏室内空气的正常成分,给人体生产生活健康带来不良影响。
所以在一个空调空间内,送风量必须掺入二氧化碳含量较低的室外新风,以稀释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,以满足放假卫生标准要求。
在《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》(GB 50019-2015)与《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》(GB 50736-2012)中规定,工业建筑与公共建筑内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³/h的新风量。对于公共建筑,根据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(GB 50189-2015)中规定,其人体最小新风量也为每人不小于30m³/h。表B.0.4-7 不同类型房间的人均新风量[m'/(h·人)] |
建筑类别 | 新风量 |
办公建筑 | 30 |
宾馆建筑 | 30 |
商场建筑 | 30 |
医院建筑-门诊楼 | 30 |
学校建筑-教学楼 | 30 |
在满足人体最小新风量这部分,大家一定根据项目性质确定新风量的计算选择,例如洁净厂房内的最小新风量,规范中规定的就是每人不小于40m³/h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《洁净室净化空调新风量计算步骤》。
建筑物内如果具有燃烧设备,系统必须给空调区补充新风,以弥补燃烧所消耗的空气。建筑物内如果有排风设备,为了不使房间产生负压,至少应补充与局部排风相等的室外新风。

在空调工程中,通常为了防止外界未经处理的空气渗入空调房间,保证房间清洁度和室内参数少受外界干扰,通常会使空调区内保持一定的正压值,而采取的办法就是增加一部分新风量的办法,使得室内空气压力高于外界压力,然后再让这部分多余的空气从房间的维护结构缝隙处(通常从房间的门窗缝隙)渗出。
至于正压值具体多少,通常是由空调区的使用要求和空调性质所决定的。例如舒适性空调室内正压值一般采用5Pa的正压值。而对于工艺性空调系统,其具体压差值通常根据建筑物空调区工艺要求所确定,例如洁净厂房的压差控制就会复杂得多。对于工艺性空调压差控制感兴趣朋友可以点击以下链接《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设计压差控制》。
当室内正压值为10Pa时,保持室内正压所需要的风量,每小时约1.0~1.5次的换气,舒适性空调的新风量一般都能满足此需求。当房间正压值超过50Pa时,人体会出现不适感,而且新风量需要增加很多,空调能耗也就加大不少。所以通常情况下,空调区域内压差不大于50Pa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全空气系统中,通常按照上述三条要求确定出新风量中的**值作为系统最小新风量。但是如果上述三项中的**值仍然不足系统送风量的10%,则新风量应该按照总送风量的10%计算,以确保卫生与安全。但温湿度波动范围要求很小,或净化程度要求很高、房间换气次数特别大的系统不在此行列,它们的新风量通常是由工艺需求所决定的。

此外,对于舒适性空调以及条件允许的工艺性空调系统,当可以使用室外新风作为冷源时,应该**限度的使用室外新风,在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,也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耗。通常情况下,有下面4种情形时,可以采用全新风空调系统。1、夏季空调系统的回风比焓值高于室外新风比焓值时,简单理解就是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低时。
2、空调区具有负压需求,系统各空调区排风量大于按负荷计算出来的送风量,没有了回风,此时一般会选用全新风空调系统。

3、室内散发有毒有害物质,如医药洁净厂房的阳性间、PCR实验室,动物房等。以及防火防爆等要求不允许空气循环使用时。
4、采用风机盘管或循环风空气处理机组的空调区,此时应该集中设置机组处理新风系统。
以上就是单个房间空调系统的最小新风量的计算,明天首发文章我们讲述一下多个房间空调系统最小新风量的确定,期待大家关注。大家如果还想要了解更多的暖通行业知识,可以点击下面的搜索框进行检索。